站内搜索 :

关于开展“喜迎二十大,我为河南发展献一策”征文活动的通知

发表时间:  2022-04-07来源:  中国民主促进会河南省委员会

民进各市级组织、省直各基层组织、省委会各专委员会:

为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主党派“四新”“三好”重要指示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紧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让中原更加出彩,进一步提升履职能力水平,根据《民进河南省委会关于开展“深化政治交接,锤炼能力作风,争先出彩二十大”主题教育活动实施方案》,经研究决定,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喜迎二十大,我为河南发展献一策”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喜迎二十大,我为河南发展献一策”活动,汇聚各级组织和广大会员智慧力量,紧密结合河南经济发展现状,围绕锚定“两个确保”奋斗目标、实施“十大战略”、加快现代化河南建设,建真言、谋良策、出实招,积极营造各级组织和广大会员共同关注、积极参与,全会上下齐心协力的环境氛围,为提高履职能力、提升工作水平奠定坚实基础,为加快建设现代化河南、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凝聚智慧和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共二十大胜利召开。

二、活动时间

即日起至5月10日止

三、征集方式

(一)征集对象

民进全省各市级组织、省直各基层组织、省委会各专委员会。

(二)征集内容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河南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部地区崛起重大战略机遇,重点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市场优势、新型城镇化、实施乡村振兴、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营商环境、扩大对外开放、生态文明建设、推动文化繁荣、实现充分就业、建设健康中原、加快教育现代化、人口均衡发展、推进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党的建设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

(三)文稿要求

1.征文题目自拟;

2.切口小,可站位全省,也可站位全国;

3.文稿必须原创不得抄袭,未曾以社情民意信息报送过;

4.字数2000字左右;

5.来稿应包含“基本情况”“存在问题”“意见建议”等部分,情况和问题部分应以数据和案例为支撑,所提意见建议要求切实可行,有理有据,不泛泛而谈;

6.每个市级组织、省直基层组织、各专委会可报送1-2篇,至少1篇。市级组织、省直基层组织的撰稿人是专委会组成人员的,其参赛文稿视同专委会同时报送。

(四)报送方式

请发邮箱hnmj1206@163.com,主题请注明“我为河南发展献一策”字样。提交时写清所在组织的名称和撰稿人单位职务、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

四、成果的运用和奖励

(一)转化社情民意信息。对收集到文稿进行汇总,梳理分类,呈报省政协、省委统战部、民进中央等相关部门。

(二)表彰奖励。5月底省委会将组织评审委员会对文稿集中评选,评选出一等奖10个,二等奖30个,三等奖30个。除颁发获奖证书外并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

 

联系人:王冰 18638682808

 

附件:1.文稿模板《关于建设国家创新高地的几点建议》

  2.文稿模板《关于制定商品房认购示范文本保障消费者权益的建议》

  3.文稿模板《在数字时代给老年人一张“车票”》

             

                                                     中国民主促进会河南省委员会

                                                            2022年4月7日



关于建设国家创新高地的几点建议

 

(文稿出处:本文是2022年1月5日下午举行的河南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现场发言稿,由省政协常委、民进河南省委会专职副主委朱彤晖代表民进发言。本文以选题精准、逻辑严密、层次清晰、数据详实、分析透彻、建议可行等诸多优点而被选为大会发言的首篇,效果良好,深受好评。)

(文稿选题:本文紧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的发展大势,以建设国家创新高地为选题,可谓站位高远,又没有泛泛而谈,而是聚焦创新高地,切口细小,小题大做,容易写透。)

(文稿标题:本文标题简短明快、指向明确,让人一看就知道要谈什么问题。)

 

(第一部分:提出问题,是什么?)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中共河南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把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作为“十大战略”之首,并以前瞻视野再次强调加快建设国家创新高地,这是我省强化创新驱动、补齐发展短板、实现换道领跑的突破口(强调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导入到创新高地建设话题)。近年来,我省创新能力稳步提升,但与先进区域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肯定成绩,然后笔锋一转,提出问题)

 

(第二部分:分析问题,为什么?)

一、存在问题

(在问题分析部分,本文分了四个方面进行分析,认为我省在研发投入、平台载体、创新生态、高度要素方面存在差距)

(一)研发投入与经济大省地位不匹配。2020年全省研发投入为901亿元,位列全国第9位,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为1.64%,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3.8%,这与我省生产总值稳居全国第5位的位次极不匹配(给出了具体的数据,用数据来分析、来说话,更具冲击力和说服力。只有分析才会发现问题,只有带数据的分析,才会更让人信服)。我省创业投资和产业投资基金机构仅有200余家,不到湖北、湖南的一半,与江苏、浙江等省相比差距更大。(经费投入牵一发而动全身,体现认识是否高度重视,牵涉到能否构筑平台载体,牵涉到能否吸引、留住人才,所以这是最重要的一条,要放在问题分析的第一条。)

(二)平台载体与先进制造业强省要求不匹配。我省工业规模居全国第5位,但作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重要支撑的平台载体则严重不足。比如,全国已布局大科学装置38个,而我省仍是空白。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数量不到全国的3%,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仅有113家,远低于广东(440家)、江苏(437家)、山东(320家)等省份(给出数据,用数据来分析、来说话)。(这一条是从平台载体角度的进行的分析。平台载体如同科技创新的策源地、发动机,没有高端的创新平台,创新温床,就很难孕育出创新成果)

(三)创新生态与国家创新高地建设不匹配。我省创新生态建设方面尚未形成完善的创新型企业梯次培育机制和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缺乏服务全省的创新策源地和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新的创新链,现行科技管理体制机制仍有积弊,税收优惠、资金奖补、项目实施、金融扶持、招才引智等综合政策体系有待进一步优化。(这一条是从体制机制角度进行的分析。体制机制关乎利益分配、关乎合作协同、关乎动力活力,至关重要)

(四)高端要素与人口大省优势不匹配。河南是人口大省,但以高层次人才为核心的高端创新要素供给却严重不足。目前在豫全职“两院”院士仅有25名,占全国总数的1.4%;全省每万名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仅为29.2人,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7.2%(给出数据,用数据来分析、来说话)。全省在读博士生总数尚不及西安交大或吉林大学1所高校。我省“双一流”建设落后于江苏、广东、陕西、湖北等省份。(这一条是从人才的角度进行的分析。创新是引领发展第一动力,而创新人才是科技创新的第一资源。要吸引、培养并留住人才)

 

(第三部分:解决问题,怎么做?)

二、几点建议

(同问题分析相呼应,对策建议部分从加大投入力度、培育高能级创新平台、构建以一流创新生态、打造人才高地四个角度给出建议。一一对应,逻辑严密。对策建议要对应着问题分析来写,一一对应,要严格杜绝两者各说各的,两张皮)

(一)创新投入方式,加大投入力度。一是加强省市财政科技投入统筹,切实把对企业的优惠政策落到实处。二是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方式,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投入热情。三是大力鼓励风险投资,引导社会资本支持种子期、初创期科技企业,支持省内龙头企业设立创新创业风投机构。(本段建议又分了三个层次和角度)

(二)培育高能级创新平台,提高基础研究水平。紧抓重建重振省科学院契机,主动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高质量建设一批大科学装置,高标准创建一批高能级创新平台,发挥嵩山、神农种业、黄河等实验室作用,创建国家实验室或分支机构。(本段建议没有泛泛而谈,而是列举出了具体的名字,更具操作性)

(三)构建一流创新生态,提升协同创新能力。一是建立完善“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创新型企业梯次培育机制,支持科技龙头企业做强做优,加大“专精特新”企业的培育力度。二是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大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协同创新,促进中小企业融入大企业创新链。三是深化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的开放合作,构建链接国内外的创新生态圈。(本段以企业培育及合作机制角度,又分了企业培育机制、内部协同、外部合作三个层次)

(四)优化科研体制机制,全力打造人才高地。一是着力进行科研管理创新,推动重大项目、基地、人才、资金等一体化配置,建立“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人才特殊调配机制,赋予科学家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更大经费支配权、更大资源调度权。二是加大柔性引才、项目引才力度,借鉴广东等省在技术移民以及人才评价激励等方面经验,建立具有竞争力的人才管理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三是以“双一流”大学建设为抓手,引进重点高校和提升本省高校科研水平,加快高层次人才培养。(本段建议又分了用才、引才、育才三个层次)


 

关于制定商品房认购示范文本保障消费者权益的建议


(本文选题分析:合同是当事人或当事双方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关系的协议。依法成立的合同从成立之日起生效,具有法律约束力 。在房屋买卖中,合同要在在平等维护买卖双方合法权利、明确双方义务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买受人权益的保障;要对对签订合同过程中容易忽视的问题进行提示,引导买卖双方对合同重要事项作出承诺和告知;要对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的事项,引导买卖双方自行约定,避免引发纠纷;要细化买卖双方的违约责任,合同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增强。近两年,随着不动产登记制度的实行、成品房(精装修房)交付日渐增多,商品房市场已经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与此同时,购房者与开发商所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的来源——《商品房买卖合同(预售现售)示范文本》(下简称《示范文本》)因出台年代较早,对于现实中地产市场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并没有相应约定。购房者在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时,往往不会仔细推敲厚厚一本合同上的每个条款,加之购房者处于劣势地位,即便看出某些条款并不合理也很难要求开发商进行修改。这就要求政府部门及时修订商品买卖合同的示范文本,跟上时代要求,更好的保护购房者的权益。本文选择切口小,但牵涉到千家万户民生的房屋合同为题,立足稳定大局,紧跟社会热点,回应民众关切,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也体现了提案者作为民进会员,立足自身建筑业工作,发挥专业特长,双岗建功,助推经济社会进步的责任担当。)

 

(第一部分:提出问题,为什么?)

房屋是每个家庭的必备要件,购买商品房对买房者而言,需要一个家庭几十年或几代人的积蓄,可以说倾其所有。因此,在购房时慎之又慎,尽可能多的去了解所购房屋信息,由于缺乏相关专业知识的全面了解,加之被某些开发企业片面性引导,往往事与愿违,造成一时冲动仓促认购,有时也会出现事后家庭意见不尽一致等原因,要求解约退款,往往购房押金或定金难以要回,贡献给了开发企业。(本文第一段首先论述房子对一个家庭的重要性,然后笔锋一转提出购房者由于缺乏相关专业知识的全面了解,加之被某些开发企业片面性引导,往往造成损失。进而激起人们要解决此类问题的共鸣。)

 

(第二部分:分析问题,为什么?)

因没有一个规范的《商品房认购合同示范文本》,只有开发企业单方制定的《商品房认购合同》,往往出现认购合同的条款显失公平,责权不对等,义务不明确。在开发企业取得预售许可证正式卖房时,买房者缴纳订(定)金与签订正式《商品房买卖合同》之间常常出现“盲点”和空白,为此,产生诸多纠纷和社会矛盾,现实生活中作为弱者的消费者,其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本文在第二段开门见山提出“没有一个规范的商品房认购合同示范文本》”是造成购房者利益损失的根本原因。接下来又从两点来分析现实生活中作为弱者的消费者,其权益因为合同问题无法得到有效保障的原因,即:一是开发企业单方制定的《商品房认购合同》,往往出现认购合同的条款显失公平,责权不对等,义务不明确;二是在开发企业取得预售许可证正式卖房时,买房者缴纳订(定)金与签订正式《商品房买卖合同》之间常常出现“盲点”和空白。本段文体虽然短,但紧扣主题,透过现象抓住了事物的本质,也为需求对策奠定了基础。)

 

(第三部分:对策建议,怎么做?)

为此,建议:

一、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根据其职责制定《商品房认购合同示范文本》,引导规范合同签约履约行为,维护各方当事人权益,矫正不公平格式条款,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

二、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会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对商品房认购过程中出现的纠纷焦点进行梳理,为制定《商品房认购合同示范文本》提供相应的问题线索,进一步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为买卖双方制定自愿、平等、责权对等的示范文本。

三、在制定《商品房认购合同示范文本》时明确订金的作用、范围,避免将订金作为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的担保,应规定只作为认购合同履行的担保,不因《商品房买卖合同》无法签订等原因,订(定)金归开发企业所有,影响买房者的权益,从而引发纠纷和矛盾。

四、应设置买房者在一定期限内无理由退出条款,允许买方签订《商品房认购合同示范文本》缴纳订(定)金后未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前,在一定期限内可以提出解除认购合同,卖方在规定的时间内无条件、无息退还订(定)金,为买房者提供了一个缓冲期,以最大限度保护消费者这一弱势群体,减少后续纠纷,为消费者提供一定的保护措施。

(对策建议部分本文从四个方面给出建议,即一是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根据其职责制定《商品房认购合同示范文本》。二是对商品房认购过程中出现的纠纷焦点进行梳理。三是在制定《商品房认购合同示范文本》时明确订金的作用、范围。四是应设置买房者在一定期限内无理由退出条款,为买房者提供了一个缓冲期。对策建议部分围绕制定规范的合同文本这一主题从四个角度进行论述第一条是谁来制定合同角度,第二条从前期准备角度,第三条是从条款细节角度,第四条是从维护购房者权益角度。)


在数字时代给老年人一张“车票”

 

当下,一部智能手机,可以完成我们生活中的绝大部分事情,智能时代深刻改变了大家的生产生活方式,我们已然坐上了一列通往智能时代的“高速列车”。然而,我国正在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数量快速增长,全国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全国65岁以上老年人已达1.7亿,据此推算,我省老年人口已达1100余万。“银发浪潮”下,是许多老年人对于智能手机、智能设备的不熟悉,是他们对智能时代改变太多、太快的不适应,我们必须要给他们一张“车票”。

一、老年群体面临的困难

(一)智能化产品应用方面

一是当前智能手机、智能家居等设备界面交互相对之前较为复杂、更新迭代较快,部分中年人尚不能完全掌握,老年人想要熟练操作非常困难。二是智能设备往往没有针对老年人群体的特定版本,在音量、电池容量、设备升级和维护等方面不利于老年人使用。三是当前手机APP诱导操作、诱导文章视频过多,老年人经常无法分辨,上当受骗者屡见不鲜。近期反诈中心APP广泛推广,不少中、青年群体收益,老年人群体也应当大力推广。

(二)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方面

一是疫情常态化防控中,在机场、车站、商场、医院等公共场所出入口需检查“健康码“或”通信行程卡“,老年人往往不具备操作能力,人工检验效率又比较低下,导致老年人诸多不便。二是当前子女与父母异地而居的情况愈发普遍,居家生活的老年人若遇到一些突发事件,通过自身难以妥善应对,智能设备上的服务又需要手机支付、验证码操作等,较为繁琐。

(三)日常就医、出行等方面

出行方面,老年人市内出行多数会选择公交车,但在公交车不完善的情况下需要出租车进行辅助,出租车叫车需要使用手机APP并进行合理定位,高峰期还可能面临排队、加价叫车等操作,对于老年人来说难度较大。就医方面,近两年医院内智能机器人越来越多,人工窗口越来越少。若今后智能机器人代替所有人工服务,挂号、缴费、打印检验报告等对老年人来说都成为了难题。

二、对策建议

(一)出台相关地方政策

我省应尽快响应国务院办公厅于2020年11月发布的《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立足全省出台惠及全体老年人的相关方案,建议包含:1.强制性保留医院、银行、超市、火车站、公交站等公共场所的线下窗口,并在人员补充和经费划拨等方面做出妥善安排;2.鼓励企业开发方便老年人使用的智能设备或在智能应用中开发老年人版本,重点在与老年人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如政务服务、社区服务、新闻媒体、社交通讯、生活购物、金融服务等互联网网站、移动互联网应用进行适老化改造,可以适当给予其优惠政策或资金补贴;3.积极响应工信部在2020年12月发布的《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方案》,将信息无障碍评测情况纳入“企业信用评价”,对表现突出的企业予以加分;4.督促各地市制定适老化改造相关方案,并进行长效化监督。

(二)针对重点方面重点推进

建议政府针对医院、银行等重点场所和出行、养老等重点领域开展监督。一是医院方面,推广网络预约挂号、预诊等服务必须配备足量引导咨询人员,优化老年人网上办理就医服务,简化网上办理就医服务流程,为老年人提供语音引导、人工咨询等服务,逐步让老年人适应网上办理模式。二是出行方面,优化老年人打车出行服务,对电召服务要提高电话接线率,鼓励网约车平台公司优化约车软件,增设“一键叫车”功能,对老年人订单优先派车。三是政务服务方面,省、市各级政务服务平台应设置必要的线下办事渠道,具备授权代理、亲友代办等功能,方便不使用或不会操作智能手机的老年人网上办事,强化支付市场监管,加大对拒收现金、拒绝银行卡支付等歧视行为的整改整治力度。四是应急管理方面,提高各地市服务热线接通率,加强对接线人员培训力度。

(三)加强宣传,发动社会力量

一是开展普及宣传,加强正面宣传和舆论监督,弘扬尊重和关爱老年人的社会风尚。发动各部门、社会团体、大学生等开展智慧助老行动,将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相关工作,纳入老年友好城市、老年友好社区、老年宜居环境等建设中统筹推进,让智慧助老进课堂、进社区、进乡村,对各地区有益做法、典型案例及时进行宣传报道,组织开展经验交流。二是在老年大学设置相关课程,手把手教会老年人支付、打车、扫码、买票等基本技能和拍视频、逛社区等娱乐技能。

(四)对脱贫攻坚群体开展针对性智力扶持

脱贫攻坚已取得全面胜利,但现行条件下乡村老年人普遍素质较低,为接续实现乡村振兴,更应该帮助他们跨越“数字鸿沟”。一是鼓励乡村家庭年青一代进行反哺,强化在外求学、打工的年青一代在老人教育上的责任,应拿出时间和精力帮助父母、祖父母一辈使用智能化产品。二是将乡村空巢、留守老年人作为重点群体,提供生活用品代购、代收代缴、上门巡诊等服务,让他们在接下来的乡村振兴、乡村改造升级中不掉队,满足基本生活需求。

扫描二维码 分享本页